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期末報告-菲律賓料理 起源部分 參考資料

History and influences of Philippine cuisine

http://en.wikipedia.org/wiki/Philippine_cuisine#History_and_influences


Malayo-Polynesians during the pre-Hispanic era in the Philippines prepared food by boiling, steaming, or roasting. This ranged from the usual livestock such as kalabaw (water buffaloes), baka (cows), manok (chickens) and baboy (pigs) to various kinds of fish and seafood. In a few places, the broad range of their diet extended to monitor lizards, snakes and locusts. Filipinos have been cultivating rice since 3200 BC when Austronesian ancestors from the southern China Yunnan Plateau and Taiwan settled in what is now the Philippines. They brought with them rice cultivation and a lot of other various traditions that are used in forms today. Trade with other Asian nations introduced a number of staples into Philippine cuisine, most notably toyo (soy sauce) and patis (fish sauce), as well as the method of stir-frying and making savory soup bases.


Spanish settlers brought with them chili peppers, tomatoes, corn, potatoes, and the method of sautéing with garlic and onions. Although chili peppers are nowhere as widely used in Filipino cooking compared to much of Southeast Asia, chili leaves are frequently used as a cooking green, again distinct from the cooking of neighbors. Vinegar and spices were used in foods to preserve them. Spanish (and Mexican) dishes were eventually incorporated into Philippine cuisine with the more complex dishes usually being prepared for special occasions. Some dishes such as paella or arroz de valenciana remain largely the same in the Philippine context. Some have been adapted or have come to take on a slightly different meaning. Arroz a la cubana served in the Philippines usually includes ground beef picadillo. Philippine longganisa despite its name is more akin to chorizo than Spanish longaniza.


While there were some Chinese in the Philippines before the Spanish, a significant Chinese population grew only after the Spanish established themselves. Chinese food became a staple of the panciterias or noodle shops that sprang up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ut were often marketed with Spanish names. The influence of comida china (Chinese food) is seen in dishes like arroz caldo (congee),morisqueta tostada (an obsolete term for sinangag or fried rice), and chopsuey.


Today, Philippine cuisine continues to evolve as new techniques, styles of cooking, and ingredients find their way into the country. Traditional dishes both simple and elaborate, indigenous and foreign-influenced, are seen as are more current popular international viands and fast food fare.



Philippine Traditional Foods

http://say-food.blogspot.com/2009/04/philippine-traditional-foods.html


Speaking of uniqueness, sadly to say, Filipino cuisine is a derivation from many foreign cuisine. It has developed from the original Malay roots to Spanish dishes and also has the influence from Chinese, Indian, Arab, Korean, Japanese cuisine and American dishes. Although most of the Philippine cuisine have foreign influence, but there are still Philippine cuisine that may call original. The indigenous Moro and Lumad of Mindanao that never been persuaded by the Hispanic culture are still cooking the original spicy Malay cuisine like the Ginataang Manok (chicken cooked in coconut milk).




The Origin and Influences of Filipino Recipes

http://www.myfilipinorecipes.com/


Most of these Filipino recipes are a mixture of foreign cuisines. Philippine history narrates that foreign settles, traders, and missionaries of the past brought with them their unique ways of cooking. Cooking pottery and culinary artifacts excavated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 of the Philippines prove that the Arabs, Chinese, Malaysians, Indians, and Indonesians came to the Philippine archipelago and shared their ways of cooking to the native Filipino people. Filipino foods like chicken with curry, pancit bihon, chopsuey, lumpiang shanghai, and fresh vegetable spring rolls are example of dishes brought by these foreigners.


Then came the Spaniards and they colonized the island for about 300 years. During their colony, they introduced the Roman Catholic religion; educate the native Filipino with their Spanish language, taught the native people their ways of cooking, and many other things. Filipino recipes like Adobo, Caldereta, Menudo, Pochero, Spaghetti, and Guisado are just example of dishes introduced by the Spanish colonizer.


But then prior to the arrival of these foreigners, the native Filipinos already have their own ways of cooking by means of grilling, roasting, and boiling. Filipino food recipes like Dinakdakan, Kilawin, Dinengdeng, Inihaw na Isda, Papaitan, and Insarabasab are examples of the original Filipino cuisines.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華人在東南亞~泰國首富陳弼臣~

陳弼臣 1910年11月10日~1988年1月

【生平事蹟】
陳弼臣生於泰國曼谷吞武裏府郊區,籍貫廣東潮陽。陳弼臣家族成員,創辦泰國盤谷銀行。 陳弼臣父親陳子貴二十世紀初從中國來到泰國謀生,在曼谷一家工廠工作。五歲時,陳弼臣被父親送回家鄉潮陽求學,同母親一起生活。17歲時父親失業因交不起學費,他僅讀了一年中學便綴學了,告別了母親重返泰國。
1932年他得到泰京保險業前被鄭景雲的賞識,成為森興隆木業有限公司的全權經理。於1935年,他建了自己的曼谷木業公司,其後又分別創建星原貨棧商行經營五金事業,以及亞洲聯合、亞洲保險等公司,其定位在水火、人身、汽車保險。而他生平最大的事,則是在1944年12月創辦了盤谷銀行。

【歷史背景】
盤谷銀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泰國並沒有任何戰事發生,加上天然資源豐富,推動泰國的出口貿易,國內經濟趨向正面。
1942年,泰國加入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繼而開始向同盟國宣戰,泰政府依例沒收敵對國家的人民在泰國的財產,包括由盟國成立的外資銀行,當時除了日資銀行繼續營業外,所有外資銀行都已停業。
1944年,太平洋戰爭已接近尾聲,其後陳弼臣等三位華商有意創辦一間國內註冊的銀行,名為盤谷銀行。同年7月,盤谷銀行向泰政府商業部申請註冊,並於11月再向財政部申请批准經營商業銀行業務,12月1日,盤谷銀行獲得商業銀行營業執照。
1945年,二戰结束,日本宣布投降、泰國政府改組,並發還原沒收在泰國的外資銀行資產,並於1945年底至1946年初陸續恢復營業,使國內註冊的泰國銀行面臨競爭,但是盤谷銀行憑著良好的經營策略以及優質的服務,所以開業後業務已經相當可觀,客戶亦不斷增加。
1952年,盤谷銀行全體職員超過800人,擁有19間國内分行,亦在海外設有6間分行,包括香港分行兩間、新加坡、倫敦、吉隆坡和東京分行各一間。1976年,海外分行增至14間。其後的20年間,盤谷銀行的資產保持年平均20%增長率,一月成為太活最大的銀行,陳弼成也成為泰國的首富傳奇。

【心得】

Q^Q

引用孫石夫的分析觀點:
(前略)
陳弼臣的巨大成功,雖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外部客觀環境,但從根本上說,如果沒有他出色的領導才能和先進的經營策略,成功也是不可能的。他這人,雖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在嚴酷的商業競爭中卻摸索出一些經營之道。他懂得管理,知道該怎樣指揮一個企業打胜仗。
陳弼臣為人寬厚、平和,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無論是對待下屬還是對待客戶,無論在他成功之前還是發跡以后,從沒有絲毫驕橫和傲慢。這正應了中國那句古話:“和气生財”。
(中略)
陳弼臣作為一個白手起家的海外華人,深知創業的艱難,更知道華人在國外的艱難,所以,他時刻不忘團結、幫助自己的同胞。早在創業之初,陳弼臣就經常幫助那些被外國大銀行拒之門外的華裔商人,為他們解決資金和業務上的困難。有些身穿短褲、走投無路的小商人直接闖進他的辦公室,陳弼臣并不因此而生气,卻是滿怀同情地接待他們,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
在盤谷銀行初建時,陳弼臣就与亞洲各地的華人商業團体建立了廣泛的聯系。如今他已經躍身亞洲最大的富豪之列,可每個月還抽出兩個周末赶赴東南亞各大城市和香港,与他的華人老朋友們洽談業務。
(中略)
陳氏企業不僅与東南亞華人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世界各地的商業城市也都有他們的分支机构。陳弼臣是泰國金融机构涉足國外的一位先驅者,他敢于在國外開拓新的業務領域,50年代在香港創辦了第一家海外銀行,接著又在歐洲、美洲和亞洲設立分支机构,盤谷銀行在這些地方不僅經營著五金、木材、食品等貿易,而且還有煉糖業和紡織業等。
目前,陳氏家族企業已經擺脫了一般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解決了繼承和創新的問題。1975年在市場上公開發行股票,正朝著現代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盤谷銀行作為泰國的三大金融机构之一,經營著泰國近三分之一的信貸業務,對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經歷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陳弼臣大獲成功,當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時,他說:“我的事業,都只是适應社會的需要。僅此而已。”

Q^Q


由泰國首富陳弼臣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歸結出幾個重要的因素。
首先,他對於經商和管理的態度,理性層面的遠見以及企業家精神都是很重要的,我認為公司的管理者,或身為「老闆」,必須知道他得一舉一動的因果關係,以及可能造成的效應,這種特質要內化在性格中。
其次,是企業的經營模式,除了各個領域都有涉及,而各領域的發展也都有一定深度,並且重視現代化與國際化,經得起不同時間與空間的考驗,各個變因綜合起來即構成整個企業龐大的影響力。
最後,則強調中國人的特質對於經商的正面力量,好比謙虛的美德能夠和氣生財、以親切感打破溝通障礙、還有海外華人間互相幫助。陳弼臣在家族中傳承的不僅是他的企業與財富,還有這些做事的工具,我們可以看見,他的後代子孫也不少在泰國的政經界有所做為。



【參考資料來源】
Wikipidia-陳弼臣、盤谷銀行
http://www.wretch.cc/blog/jacknt0601/14279035
http://www.moon-soft.com/program/bbs/readelite486811.htm
http://www.millionbook.net/js/y/yanxuzhi/sjfh/070.htm
http://www.gzzxws.gov.cn/gzws/gzws/ml/40/200809/t20080912_7505.htm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2010.11.1演講心得-從馬來西亞沙勞越地區社會階級之變動看社會安定與社會階級之關係

這堂課演講者的內容大多圍繞著馬來西亞沙勞越地區裡,華人社會中社會階級間的流動為核心。看似不起眼的題目,卻讓人發現雖然是小小一塊地方上、單一人種、在短短數十年期間便有著巨大而多元複雜的變化。

反觀人類數千年歷史,從以前到現在、從鄉村到文明,社會中永遠有著不同的階級分類與分層,甚至人類歷史根本就可以視為一部社會階級變化流動史。中國古代的專制政治、印度種姓制度、知識不普及、民智未開的社會當然如此;中古世紀封建制度更是一個以社會階級構築而成的生活方式;近代的共產鐵幕則是以階級鬥爭起家,其後雖然號稱無產階級專政,實際上往往卻變成更嚴重的兩極化社會分層構造。到了現代化的資本主義民主自由文明社會,雖然以人皆生而平等為宗旨,實際上由於資本主義掛帥,以及人類歷史上只要有權力就會有勾結鬥爭的結果,我們仍然不難發現政商名流與一般平民老百姓之間由於財富權力的差距而使得社會地位有著很大的不同。而就算是基層人民裡,不同的職業以及家境往往也代表了不同的社會地位。

社會階級分佈的方式則對社會安定與否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扁平型的分佈絕對比M型社會來的容易讓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繁榮,也較不容易出現中、低階層人民不滿的情形。以馬來西亞為例,由於華人最初幾乎占據了所有的利益以及資源,當地土生土長的的馬來人卻只能淪為低級勞工等低所得低社會地位的工作,這種情形多多少少,直接或間接的導致了後來聞名世界的排華效應。自從中國大陸崛起之後,由於台商西進大陸,以及東南亞外勞的大量引進,造成台灣就業市場萎縮,經濟衰退;而在資本主義錢滾錢,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情形下,整個社會慢慢朝向M型發展。右端所製造的大量利潤也許可以掩飾中產階級數量減少對一個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但左端人口增加造成的社會不安定因素卻會像個惡性腫瘤一般,掩蓋並沒有意義,不加以治療只會慢慢惡化。

人是會比較的動物,社會階級的出現永遠無法也沒有必要根絕,但是其產生的後續效應卻絕對值得政府善加研究並予以引導、塑造。而現代社會中衡量一個人價值多半是決定於其權力與財富,政治人物人口永遠只是少數,但是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卻決定了所有人民的財富分配,於是如何使財富以及社會階級扁平化、藉此發達經濟、繁榮社會,便成了政府當下最重要的課題。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越南嚴重的工業污染

越南工業區污染拉響警報
  世界銀行(WB)于2008627日在河內正式公佈了越南環境污染最嚴重的10個工業省市,即胡志明市、河內市、海防市、平陽省、同奈省、太原省、富壽省、峴港市、巴地-頭頓省、芹苴市。這10個省市主要是土地環境污染、水環境污染、空氣環境污染等。其中生活廢水、生產金屬礦類及紡織產品致污最重。
  越南近年來工業區發展很快,2002年時全國僅有80個工業區,截至20087月底就有186個。工業區主要分佈在越南東南部地區、紅河平原和中部沿海地區。現在由工業區產生煙塵和廢水造成的污染已經到了嚴重地步。現在70%的工業區沒有廢水處理設備,90%的生產性企業將廢料直接丟在垃圾場。每年由12757個企業、113個工業區產生工業垃圾達22萬噸,工業廢水4720萬立方米。
越南每年30%的雨水都是酸性的,在該國北部的一些地區甚至達到了50%。越南大多數廢棄物的產生來自於紡織品與成衣產業之染整及織造部門,由於染整布料需耗用大量的水,同時布料在織造時會產生大量的纖維棉絮。就外匯收入與生產而言,紡織品與成衣業是越南最大的產業之一。該產業因此已針對染整及織造部門提出防治污染的要求。令人擔憂的是,佔越南廢水總量之65%以上來自紡織品與成衣產業迄今尚無相關的處理方法,且其刻正對環境造成污染與傷害。
  越南資源環境部在河內公佈了2007年環境報告。現在越南城市環境污染突出問題是灰塵污染。幾乎所有城市都遭受灰塵污染,特別是在交通路口和建築工地。城市噪音污染日益嚴重。城市空氣污染已經影響到了居民的身體健康,增加了居民醫療衛生支出。
  越南目前正在加大對污染企業和個人的處罰力度,凡是排放污水的企業和個人,一經發現將受到重罰。為了督促污染企業儘快採取措施,越南政府宣佈20041月開始向污染企業徵收高額的排污費。排污費根據污染物的含量和廢物的多少來徵收。例如,如果廢水中含有1 公斤鉛,有關機構將向污染企業收費1932美元。各企業要向政府部門提交排污報告以供核查。
  為了使社會與經濟諧調發展,胡志明市政府制定了20062010年環境保護主要規劃,目標是根據環境標準,實現醫療廢物處理率100%,一般固體廢物處理率95%,危險工業廢物處理率75%以及工業廢水處理率100%。規劃中也制定了其他目標,包括推廣廢物回收利用,提高環境友好產品生產,制定環保經濟技術標準,根據環境友好標準建立各項規劃,如資訊收集、污染監測、城市森林發展、洪水防治及生產設施分類規劃。
台商味丹無視越南法律 排污再次不及格
     越南新聞網200947報導,台資味精製造商味丹自6個月前,因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入市崴河(Thi Vai River)而被檢舉,近月又傾倒過多廢水入河,河川生態難以恢復過來。
越南同奈省(Dong Nai)的自然資源和環境部說,儘管味丹建了一個廢水處理廠,味丹傾倒的廢水並不符合環保標準。
        除了味丹,沿河的其他1000家工廠和公司也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水入河。
事實是,味丹被罰款後,其水質有所改善,但河流生態要恢復健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越南工業大學的技術科學與環境管理研究所的黎輝鋇博士(音譯)說,「即便是所有沿河的工廠停止排放廢水,河水也需要710年才能恢復。」
「要消除一切污染,我們必須疏通河道。」他說。
很容易就看到由工業區,工廠和企業傾倒入河流的黑色污水,尤其是仁澤(Nhon Trach)工業區排到羅任(Lo Ren)渠的污水。
不同的顏色
        不同日子河流上的不同的顏色取決於什麼樣的工廠傾倒廢水。大多數魚、螃蟹和蝦都無法在污染的水生存,成千上萬的漁民不得不尋求其他的職業。
40公里的河流嚴重污染,其中15公里更無法維持任何生命。而味丹被認為是主要元兇,因為味丹每天排放超過5000立方米未經處理的廢水和1500立方米發酵糖蜜廢物到河裡。
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同奈省環境技術和測量中心副主任黎文平要求工廠制止排放未經處理的污水入河。
「如果我們不能更好地管理廢水的質量,污染將會增加。」他警告說。
同奈省自然資源和環境部副總調查員黎文德說:「同奈省決心懲治所有造成污染的企業,但要罰款並不容易。」他解釋說,過去當局都限於規定,必須在檢查工廠前一周通知廠方。
「最大問題是,該部只有兩名核查人員,不能檢查成千上萬在該省的企業。」他說。
台商味丹無視法規,繼續污染越南河川,違反企業應有的責任,令人憤慨!

        越南味丹公司近期已去函越南政府告知願意賠償1300億越南盾(為之前該公司願意支付之金額的兩倍)給該公司越南廠所在地的鄰近農魚民(Dong Nai 省,Ba Ria Vung Tau 胡志明市), 以做為對該公司之前惡意排放污水入市崴河(Thi Vai River)導致農魚民生計嚴重受損的補償。
其中味丹支付給Dong Nai省農魚民的賠償金額為600億越南盾, Ba Ria Vung Tau400億越南盾, 以及胡志明市的300億越南盾, 此金額為之前味丹願意支付金額的雙倍, 但與各地方所提出的賠償金額差距甚遠, 雙方對簿公堂的可能升高。
        越南環境資源部部長 Mr. Pham Khoi Nguyen認為, 雖然越南味丹公司自認為"聰明"的一直以來想盡各種方法跟手段, 包括單獨跟各地方政府談判賠償金事宜以達到減少賠償, 但味丹是無法贏過"真理"的。至今, 各地方農魚民已準備好足夠(甚至過多)的相關證據來控告味丹, 官司一定能勝利且會另味丹心服口服。
映見人編譯
        越南環境資源部與環境警察局在近日公佈,台灣著名味精製造廠商味丹公司因污水排放未達標準,嚴重污染當地Thi Vai河,將被處以巨額罰款。該廠被起訴的理由有三:(1)每日透過暗管排放500萬公升未處理之廢水到Thi Vai河;(2)非法增加產量,特別是味精由原本的一天5000噸非法增加到15000噸;(3)超額飼養208頭豬隻,且固體廢棄物未經處裡直接棄置Thi Vai河。由於近40公里的Thi Vai河,有將近15公里是完全無生物存在,味丹企業在當地經營15年,被視為污染河川的主要元兇。過去味丹越南廠也曾因兩次公害事件被分別罰款93.75萬美元與562.5美元,但由於利潤大過罰款許多,導致公害事件再度重演。


心得:
  在追求經濟成長的過程中,環境保育往往是一大課題。低度開發國家的政府通常選擇發展工業,以求長足的經濟進步;而對於已開發國家來說,此正好提供了一些原本不符合其國家環保法規的高汙染產業一個新的據點。因此,原本純樸的小農莊漸漸為每天排放大量汙染物的工廠所取代,原本乾淨透澈的河流轉為會變色的化學河流,這些都是為了追求經濟成長所付出的代價,但這代價是否值得,實在讓人省思!
  面對國內嚴重的環境問題,越南政府做出了回應,他們制定法規,加強各種監測評估的力度,以求各個企業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但味丹公司的越南廠卻非法排放廢水,導致河川生態大受影響;面對責任追討,用盡手段,以求減少賠償金額,這實在大大減損了台商的名譽,並也對當地造成了極大的環境破壞!我認為味丹公司在做決策時,應該想得更多更遠,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而罔顧他人賴以為生的土地。

資料來源:
http://blog.yam.com/CIEREnv/article/17360118

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

人怕老,可是城市卻不怕;越老,它就越有味道。—尼康

清邁
เชียงใหม่
 國家                 泰國
 類型                 City municipality
 城市面積          40.216 km²15.5 sq mi
 都會區面積       2,905 km²1,121.6 sq mi
 城市人口           148,477
 都會人口密度   315.42/km²(816.9/sq mi)
 宗教                       90%佛教;伊斯蘭教;少數民族信仰
 民族                      以泰人為主,另有少數華人,與阿佧、傈僳、拉祜、擺夷及近年來從緬甸逃難而來的長頸等                                  少數民族
清邁歷史
早在七百零九年前,由於地緣關係,當時的泰北與現今以曼谷為中心的泰國往來並不密切,而是由一個名為蘭納(Lanna)的王朝所統治,是其首都、宗教、文化及貿易中心,因此保有了許多的文化遺產,又有"北方玫瑰"之美稱。蘭納人普遍相信城市和人一樣,只有遵循宇宙運行的規律才能獲得平安;於是,蘭納王朝的首位君主明萊王,據傳便在一頭深具靈性的大象指引下,來到泰北濱(Ping)河上游的一處肥沃平原定都。
這個依山傍水的全新城市,就是清邁。雖然不像曼谷是個容易與外界接觸的港口城市,深居內陸的清邁,卻至少在十五世紀時,已經是緬甸、寮國與中國雲南省等各地商人,經營寶石、木材、香料等生意時的必經要道,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還鄰近位於南部的古絲綢之路的一個分支。而近代來不斷涌入這裡的外國人則是因清邁是泰國手工藝品中心的緣故。這裡的手工製作的雨傘、珠寶(特別是銀器)和木雕享譽海內外。與粘膩濕熱的曼谷相比,這裏顯得格外舒爽宜人,以她美麗的山光水色深深吸引外來的人們。早期清邁與曼谷間因交通艱困,需藉由河上航運或騎著大象翻山越嶺,花上數個星期才能到達,所以少有聯絡;不過,正由於這樣,使得當地的許多傳統文化、建築,乃至於美食、工藝,至今仍有一分與泰國中南部截然不同的風貌。
為了維持榮景,篤信風水的明萊王,進一步找來全泰北最負盛名的占星學家替清邁「算命」。
「經過推算,他們覺得清邁應該『出生於』正月初八,凌晨四點左右。」據清邁大學歷史系教授望氏坤的研究,那一年屬猴,所以占星學家們將城市的吉位定在北。就這樣,明萊王在大興土木建好清邁城後,不但指定北城門為日後子孫的登基處,在「國師們」的鐵口直斷下,還接受了西邊的蘇鐵山象徵學習;東邊的濱河蜿蜒水為財;而與北方相對的南方,是混亂與死亡等說法。
「對照今天清邁的發展,當初占星學家的說法,還真的所言不假。」作為歷史學者,望氏坤絲毫不以占星之說為迷信,反而覺得那是城市的傳統,值得世世代代謹記在心。
放眼今天的清邁,除了象徵學習的城西,果真有著全泰北最著名的清邁大學外,護城河畔、東城門外熱鬧的塔培路,入夜後人潮洶湧的夜市不但日進斗金,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也在此憑弔已然傾頹的古城。
    
因其如此,不單是知識份子如望氏坤者相信風水,就是一般老百姓,也常拿風水之說解釋生活上的順遂與不順遂。後來儘管明萊王還在城市的「地心」——怯迪鸞寺內又豎立了一根象徵生生不息的「城市中心之柱」,到了十六世紀,礙於宗教支出過高等因素,蘭納的國勢還是江河日下,終至在緬甸趁機攻打時,毫無抵抗地便豎了白旗。

但就像孕育清邁的生命之河——濱河的流向是從北到南,一切都注定好了一般, 18早期至和19世紀期間,當地的一位名為“chao”的地方君主名義上統治這座城市,當時的清邁並不受曼谷暹羅王朝的統轄到了十八世紀,藉由與南方的曼谷王朝結盟,清邁一舉打敗緬軍。1874年,朱拉隆功(拉瑪五世皇)登基後收回了對清邁的控制權利,1939年清邁正式成為泰國王國的一部分。併為泰國北部的行政管理中心。1996年,清邁舉辦了建市700週年紀念和慶祝活動,擺脫緬甸兩百年統治之後,成為全泰國的第二大城。

濃厚的鄉土意識
在今天的泰國,比較起曼谷人總以清邁為豪,常常力薦停留曼谷的觀光客繼續北遊,有著強烈地方意識的清邁人,卻一點都不喜歡曼谷
「空氣太髒、交通太亂,還有生活節奏也太快。」尼康在清邁東門外經營民宿二十多年,他談起年輕時打過工的曼谷,只覺得那是一個徹底紙醉金迷的世界;相反的,清邁雖經地震等自然力量的破壞,一度雄偉的古城只剩下斷璧殘垣,城內多是二到四樓的矮房,但時間的鑿痕是一種說不出的美,古城內的每一株老樹、每一座古寺、鋪著鵝卵石的小巷道、悠悠流淌著的護城河,莫不是那份美的無言化身。
「所以佛曆二四三五年(公元一九九一年)的時候,市政府通過一條法案,規定包括護城河與古寺附近的區域,任何新的建築都不得高過九十三公尺。」尼康說,「這一來可以維持既有天際線的高度,使景觀不變;二來,也不會破壞清邁建城之初,不管從城裏的哪個方向,都要看得到蘇鐵山的規定。」
尼康的熱愛鄉土,見諸他對家鄉掌故的如數家珍;另一方面,他也身體力行,從八年代開始,就未曾移動過民宿內的一草一木
古城內的每一株老樹、每一座古寺、鋪著鵝卵石的小巷道、悠悠流淌著的護城河,莫不是那份美的無言化身。
曼谷化中的清邁
「這棵橡樹,比我還要老。」尼康指著中庭右側,一棵挨著石桌、石椅成長的茂密老樹,充滿感情地說:「多年來,我連房間數也維持舊觀,不願意為了增加收入而擴建或加高。」尼康說,「人怕老,可是城市卻不怕;越老,它就越有味道。」
尼康一點都不孤獨,因為除了他以外,不少清邁鄉親也抱著同樣的想法;有人把自宅捐出來當古蹟,有人長年默默地修剪街頭巷尾的老樹;包括前述清邁大學歷史系教授望氏坤,每個週日的清晨,他都會騎著一輛裝有鈴鐺的腳踏車,義務帶領企業家老闆、教師、觀光客和社區居民,漫遊各大古寺詳盡解說,進出動人的時光隧道。
但不管是尼康或望氏坤,近年來,隨著泰國總理塔信(Thaksin)誓言將以清邁為中心,將整個泰北地區建設為「南亞新樂園」,一些有識之士,紛紛對清邁的「曼谷化」感到憂心。
望氏坤的朋友,退休醫生吾泰灣,目前是清邁市「社區之聲」(Voice of the Community)廣播電台的負責人。長年關注環保議題的他,除了曾在一次抗議農藥使用過度的遊行中,被憤怒的農民畫成肖像塗上鮮血般的紅色油漆外,多年來的無役不與,連泰國國防部都邀請過他演講,想知道日子過得好好的他,幹嘛沒事老「找碴」?
「真的沒事嗎?」在吾泰灣的電台錄音室裏,他語氣沈靜中透露著憂心,「我倒希望如此!可是,自從清邁一切向曼谷看齊後,社區意識明顯落後於建設的速度。」
吾泰灣以佛曆二四三五年通過的古蹟法為例,這個法條,旨在維護清邁古城的舊觀。「古城保護好,清邁的觀光資產不也更豐富嗎?」吾泰灣表示,他和社區民眾並不反對政府的政策,因為從某個角度來看,那也是延續古城生命、不讓它與時光俱逝的方法。

清邁節慶
清邁每年有許多節慶盛會,其中最熱鬧及最隆重的有三項,
潑水節
一年一度的泰國新年--潑水節即將來臨,全泰國均攏照在喜氣洋洋的氣氛當中。在這個時­刻,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故又叫做潑水節。潑水的傳統習俗意謂著可以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利,重新出發新的一年。現在的潑水節則是趣味的成分居多,所以此時到泰國,­若被潑的全身濕淋淋的,千萬可別生氣喔!其實潑水節的傳統,並非只有泰國才有的。像是­鄰近的國家如:緬甸、寮國與柬埔賽等,也都同時慶祝這個節日。在這一天男女老幼都會穿­著新衣,並帶著食物供品前往寺廟供奉和尚
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aK8guUqVwqQ
水燈節 到處都是青年男女旖旎的戀戀風情

“水燈節”好比中國的七夕,是一對對相愛的人相聚一起,表達彼此的愛慕之情。每到水燈節,泰國各地的青年人都懷著以水燈為緣,找個如意愛人的甜蜜夢想涌向金桂河畔以及清邁等燈會最盛的城市。水燈節堪稱泰國最浪漫的“求愛節”。 與年輕人相映成趣的是,許多老年人也樂於在這時重返燈節勝地,流連忘返。“水燈”是以長長的芭蕉葉折出一瓣瓣蓮花盛開的形狀,放入一束馨香、一枚錢幣,並插上代表希望之光的蠟燭。遊客挑選水燈的時候,注意輕巧精緻的,大概巴掌大就可以,放水燈之前,先點亮蠟燭,然後慢慢放到水面上,再閉眼合十祈禱。

花卉嘉年華會,即花節。花節是一次花木盛會。每年二月第一個周末,清邁城內外,千百種花卉齊放,花香四溢,各顯芳姿,燦爛奪目。花節的高潮是花車遊行。花車是用各色各類艷美的花朵裝飾而成。這些花車有素貼山佛寺的縮影,有羅安山洞旅遊勝地,也有描繪古時泰北農村生活的情景。少數民族的花車有鮮花做成的書本和蠟燭,體現了山地民族的需要。每個花車上有兩三名穿美麗泰北服裝的姑娘,頭上插著鮮花,儼如仙女一般。她們被稱為花卉小姐,幾十輛花車排列約兩公里,在樂隊伴奏下徐徐前進,十多萬觀眾站滿街頭,花卉小姐向注視的人們頻送微笑,身臨其境,使人頓感艷陽與春光齊飛,美女與鮮花一色。

清邁宗教
  泰國境內主要信奉佛教,雖然也有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但九成的居民信仰佛教,因此泰國稱得上是「佛教國家」。泰國北部的大城清邁(Chiang Mai)是僅次於首都曼谷的第二大都市。清邁市內古績寺廟處處可見,每一座都具有其歷史故事及文化特色,其中還有耐人尋味的舍利子傳說。
  據說在14世紀時,傳說有位錫蘭高僧帶了幾顆佛舍利到泰國,高僧們為了怕讓人搶走,便決定將舍利放在白象上,由白象選擇一處可以建寺供奉舍利的福地,白象隨意遊蕩,便在雙龍寺的現址趴下,人們就建了舍利塔,於是在這裡建了素帖寺由於山路兩旁有兩隻金龍守護所以便叫做"雙龍寺",這就是著名的雙龍寺建廟的因緣。
  另一顆舍利子則安置在松德寺(Wat Suan Dok),這兩座寺廟因為舍利子而聲名大噪,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前來朝聖。松德寺除了沾舍利子的光,另外還揹負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在泰國每年4月中旬的潑水節,大夥兒會熱熱鬧鬧慶祝新年的到來,舉行宗教儀式主要的寺廟就是松德寺。

參考資料